第五百八十六章 国有恩,民有义,老将军还乡!_万历佑明
土书小说网 > 万历佑明 > 第五百八十六章 国有恩,民有义,老将军还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八十六章 国有恩,民有义,老将军还乡!

  万历佑明正文卷第五百八十六章国有恩,民有义,老将军还乡!万历十八年的深秋,几场淅淅沥沥的雨一下,就让泉州城越发的叶深而果熟,更加有了秋的韵味。

  而就在这秋日丰收的一天,正是邓子龙回乡之日。

  这天,天空刚泛起鱼肚白。

  一辆辆牛车就先行一步,往南昌而去,而这些牛车还没出城就装满新粮、硕果、肥鸭胖鸡。

  而沿途其他地方的士民因此不得不重新准备新的牛车。

  原来,因皇帝下旨准予邓家受纳士民馈赠,以从民意。

  于是,邓氏子弟便只受除金银珠宝古董玉器等贵重物品之外的所有土物,而表示在奉旨受民馈赠。

  正因为此,在邓子龙回乡这日,有许多牛车先出发,而好把士民馈赠的土物运回乡。

  只是馈赠土物的士民太多,以至于从福建到江西的官道上,牛车多的看不到头,也见不到尾。

  受朱翊钧刻意让朝中新党加大宣传民族英雄故事的影响,夹岸慕名而来送邓子龙的士民也很多,也一眼望不尽人头。

  而邓子龙现在已经不能起身,全靠这些年朱翊钧让杨妃等新研制的消炎药与各类补气的名贵中药材吊着命。

  李时珍,以及外科圣手王肯堂,还有历史上曾成功做过断喉吻合和摘除鼻息肉手术的隆万朝外科名家陈实功等名医,也奉旨亲自来了邓子龙身边,日夜问诊会诊。

  因而邓子龙现在虽然不能起身,但重伤导致的病症倒也没有急剧加重。

  “起!”

  随着奉旨来送邓子龙回乡的司礼监太监孙隆喊了一声后,用上等良木做好的步舆就在十六名精挑细选的轿夫的肩膀上缓缓向上抬升,躺在步舆内的邓子龙只觉自己慢慢升高,而无一丝颠簸。

  而与他同在步舆里的李时珍、王肯堂、陈实功等也都感觉自己在慢慢升高,手里的茶杯都没有晃动之感,且各个因此脸有奋色,目不转睛地看着外面摩肩接踵来迎送邓子龙老将军回乡的人群。

  李时珍因此这时不由得对王肯堂说道:“民心可敬啊!”

  王肯堂道:“是啊!今日我等能护送老将军还乡,也算是与有荣焉!”

  陈实功则也跟着颔首微笑,回头看了邓子龙一眼。

  皓首银须的邓子龙这时却瘪嘴哭得像个孩子,目光灼灼地偏头看向外面:“国有恩,民有义,吾死而无憾也!”

  这时,步舆大轿已开始缓缓向前行进。

  轿盖下打的紫络在微凉的秋风里飘扬着,而抬轿民夫的小腿则在雨里奋力地迈动着。

  因应征要来抬轿的轿夫太多,巡抚叶梦熊干脆搞了抓阄和轮班模式,让这些轿夫组队后抓阄,然后根据抓阄抓的次序轮班抬步舆。

  现在第一班自然是运气最好的轿夫,一个个也因此是一脸的坚毅与奋意。

  “这种万民相送、乘舆归乡,本该是我们文臣才有的待遇!”

  “如今因新党刻意不顾文武之别,只为宣讲民族英雄,好使外扩更深入人心,也就连武夫也能得如此盛景,真正令人不甚唏嘘!”

  致仕官员林允常也在迎送邓子龙的士民中,但他在看见这一幕后,没有多激动,反一脸愤意地对昔日同年顾宪成吐槽起来。

  已苏醒恢复神色过来的顾宪成这时也不禁苦笑说:“只怕接下来武人更敢死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tushu9.cc。土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tushu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